当前位置: 首页 / 爱国卫生 / 相关文件

公厕扫码才能开门,便民服务怎能到处人为设槛

  • 鹤庆县人民政府网站
  •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06日
  • 来源:创卫漫谈
  • 访问量: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景区突遇内急,好不容易找到公厕,却发现需扫码绑定才能开门进入。如此这般操作,费时费力,让“方便”很不方便。有游客吐槽:如果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是没有网络,是不是只能干着急?

公厕是基本便民服务设施,如厕往往“事不宜迟”。倘若运营方为了一己私利,将使用者视为潜在粉丝与流量,变着花样要求下载关注才能享受服务,显然是把公共服务当成了一门生意。如此推广营销手段并不高明,更像是“趁火打劫”,显然不符合为民服务初衷。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既然标注公共卫生间,就要先满足其便利性原则,这是应然的行事逻辑。

打着便民旗号,却做着引流生意,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有的商场公厕取纸需要多个步骤,先扫码关注,再看数十秒广告,但凡中间错了一个步骤,都得重新来过;有的餐厅连接公共WIFI,广告宣传却首先映入眼帘,打开一个网页还要浏览数秒视频;有的快递柜要想打开,无论存件取件,广告总是迈不过的槛……看似便捷的便民服务,实则却像开盲盒,各种门槛的存在,显然有失人文关怀。况且,情急之下,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对系统广告细致辨别,只能被动地点击关注,微信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是否被滥用,更不得而知。

城市,从来不是钢筋水泥构筑的冰冷森林,以人为本是其应有的价值内核。面广量大的便民服务设施如何良性运维,对城市管理确实是一个重要考验。但必须谨记的是,并非所有便民服务都可以用作营销,提供这类服务的企业商家,还是应少些利字当头,多些以心换心。同时,相关各方也要创新监管方式,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捕捉公共服务中的种种痛点,倒逼各方将便民二字落到实处。

便民服务设施,一头连着运营管理者,一头连着使用者,不仅要建得好,还要用得好。优化服务、补齐短板、强化监管,让这些设施更好发挥作用,才能更好满足人们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