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团结进步 / 知识之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心理机制探究

  • 鹤庆县人民政府网站
  •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5日
  •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 访问量: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认为,教育过程先于个体发展,良好的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需要正确的教学引导,才能促使学生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内化为自身的内部财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在教育理论与原理层面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学的过程,需要以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支撑,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其次,在具体教育过程层面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要增强各族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族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在方式和思路上则需要增进共同性,包容和尊重差异性,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基于上述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原理为基础,通过增进共同性的方式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体包括促进共同的认知、培养共同的情感、增强共同的记忆、塑造共同的思维、践行共同的培育。

促进共同的认知

共同认知,就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符号的认知,以及对这些文化符号的意义理解所达成的共识,是从个体层面的离散性认知到集体层面的共识性认知的过程。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生活于共同地域、经历了共同事件并创造了许多共性文化符号的人们共同体,在对周围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认知上必然有着共同的认知符号和心理响应,这些都是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开端和基础。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共同的认知为心理基础。

促进共同的认知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在内容层面上,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的象征元素,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中华民族的自然地理元素,全国各民族的语言、服饰、舞蹈等民族文化元素,都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共同认知的内容。在意义层面上,需要引导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同层面的元素,即共同认知的内容,形成意义理解上的共识,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方式与认知结果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并且都具有可塑性。因此,在对学生群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其能够认识和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诸多组成元素,并引导学生将代表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要素内化为自身身份认同的内容。

培养共同的情感

共同的情感,也就是理解和感受他人立场的能力。对一个共同体的关心、维护、热爱等均源自相应的情感体验。共情是衡量亲群体、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与共同体意识维系的重要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发挥共情的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共同情感,其心理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群体身份认同,这是共同情感形成的身份认知基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当内忧外患出现时,各民族都能以中华儿女的身份,或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共渡难关,或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保卫家园。二是对内群体成员的共情唤醒,在特定的情境中与其他内群体成员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当我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举国欢腾,各族群众沉浸在欢乐与自豪的激情中,体现出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这便是“万众一情”。三是基于内群体身份认同和共情唤醒,产生的亲群体、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主义与社会责任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各族群众合力,同心同德、守望相助,表现出强烈的共情,这便是“万众一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要重视共同情感的激发与培养。通过各种媒介让学生群体体会到在不同的事件中,作为中华儿女所产生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群体共同的情感能够以点带面,使中华民族成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凝聚共同的思维

共同的思维,也就是共同体成员的共性思维。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其思维内容、思维方式因其所生活的共同地域、所经历的共同生活以及面对的共同问题等表现出趋同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表现出的共性思维活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过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凝结作用。

思维方式具有文化特异性,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之中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差异,这正是思维方式中的“容器隐喻”理论。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山川河流、共同经历的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等,构成了我们思维“容器”中的主要内容。中华各民族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实践、凝结的休戚与共的民族关系等,影响了我们的大脑如何思考,影响了我们“隐喻”的方式。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整体上具有跨民族的一致性,并且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共性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共同体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并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同思维的塑造,是基于思维方式的文化性与可塑性,使我国各民族学生群体形成共同的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维保障。

增强共同的记忆

共同记忆是一种集体社会行为,社会群体都有相应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记忆本身就具有群体性、相互影响性和带动性。中华民族从历史走来,凝结成一个共同体,一个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不能忽略的就是加强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凝结现实集体记忆的共性文化因子,这是我们的认同根基,是维系共同体的重要纽带。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共同的历史记忆,这些元素成为凝聚集体、维系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也是一个共同体重要的心理过程。从更广范围的意义上来说,社会记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一个社会共同体成员所分享的共同记忆作为一种“过去”的文化,对群体成员的归属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之中不断融合了血缘、地缘和精神要素,最终形成了现今这样一个包含了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维果茨基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受到其生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共同体成员处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从内群体成员学习文化、信仰、道德等的过程,实际上是继承集体记忆的过程,也是自身形成对其所处的共同体的集体认同的过程。依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与社会记忆,来自祖国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人就有了继承传统的意识、维护共同体荣誉的自觉,这种共同的记忆所带来的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有了血脉相连的关系。因此,增强共同的记忆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需要强化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

践行共同的培育

共同的培育,各民族共同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共同体之所以是共同体,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体系,有共享的精神家园,这是共同体的精神归宿,也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高级心理活动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中华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身的精神需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一种集体心理现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将其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和行为成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主要包括上文所述的共同认知、共同情感、共同记忆和共同思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现为共同体成员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建立其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等,其行为成分是指共同体成员能够以亲身实践维护共同体的声誉、利益等,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来。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需要全部共同体成员参与的伟大事业,需要广大共同体成员共同的培育。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需要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工作,身体力行引导学生群体以不同方式投身到中华民族建设发展中。

“共知、共情、共忆、共思、共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过程,促进共同的认知、培养共同的情感、增强共同的记忆、塑造共同的思维、践行共同的培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原理。从群体心理活动过程来看,共同培育精神家园是在促进共同的认知、培养共同的情感、增强共同的记忆、塑造共同的思维的过程中逐步进行的,同时共育精神家园的心理过程亦会反过来作用于其他心理过程,向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拢、聚合。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