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团结进步 / 典型经验

【征文刊登】各民族共荣共生的乐土——鹤庆

  • 鹤庆县人民政府网站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9日
  • 来源:鹤庆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 访问量: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鹤庆县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始终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心,狠抓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融合、发展,有力地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未发生因民族问题导致的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事件。

一、鹤庆世居民族的形成

鹤庆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鹤庆较早的居民为白族和彝族,南诏王皮罗阁时期,邓赕诏主“咩罗皮走保野共川(鹤庆)”,异牟寻时期,白族先民“弄栋(姚安)蛮,白蛮也……挈族北走”,迁于鹤庆、剑川等地。从明初起,随着军务、屯垦、移民以及工、商等事业的开发,来自中原、江南的汉族陆续落籍鹤庆。明初和明末,彝族支系白依人分两次迁入鹤庆境内。清代,永胜县部分傈僳族逃避战乱到鹤庆落籍,清末至民国,苗族、壮族由永胜、宁蒗、盐边等地辗转迁入鹤庆。至此,形成了鹤庆的六大世居民族:汉族、白族、彝族、傈僳族、苗族和壮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作、婚姻、经商等原因,其他少数民族在鹤庆定居的越来越多,到2020年末,鹤庆民族成分达41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左右。

二、各民族融合发展

鹤庆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民族地区,地处大理和丽江交界,是汉、藏、纳西、白族等多元文化的交汇交融之地。特别是茶马古道,将白、纳西、藏等民族紧紧联结在一起,形成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互交的民族团结和谐局面。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中,互相包容、互相影响,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有文化。

(一)白族和汉族的融合。唐代,白族先民还被称为“河蛮”,唐宋时期至民国,白族被称为“白人”或“僰人”,明代以后,鹤庆受军屯的影响,部分居住在县城附近和汉族大村寨旁边的白族,逐渐演变成汉族,如天王庙、羊毛村、花树村、洪家登、塔冲等。鹤庆白语中汉语词汇达到百分之四十到六十,绝大多数白族群众通晓汉语,白族男子基本都着汉装。总体来说,鹤庆白族接受汉文化较早,与汉族融合的程度较高,但在语言、妇女服饰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仍然独具特色。

(二)境内各民族文化与白族文化的交融。由于境内白族人口较多,白族文化的影响也较为广泛。最突出的是语言和服饰,境内除县城以外的各民族妇女的日常服饰基本都是鹤庆白族妇女装,彝族、傈僳族、苗族大多会说白族话,民居建筑也基本上采用白族的土木结构建筑。特别是彝族,和白族的关系更为紧密,历史以来,山上的彝族和山下的白族“打老友”的习俗至今还在维系和促进着两个民族之间团结和睦相处、互相扶持进步的良好民族关系,鹤庆西山的彝族妇女装完整保留了鹤庆白族妇女的传统服饰。

(三)鹤庆白族文化和藏族文化的交融。在西藏、迪庆、青海等藏区,有近万人的鹤庆工匠从事金银饰品或藏族生产生活用品的加工销售,鹤庆生产加工的金银铜铁等生产生活用品大部分也是销往藏区,鹤庆县青玄寺是藏族同胞朝圣鸡足山的必拜之地。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藏族同胞和鹤庆白族没有发生过民族矛盾,鹤庆白族工匠在藏族地区的认可度也是较高的,仅在拉萨市,就有鹤庆工匠1000多人。在新华村等地,从藏区回家建新房的,家堂大都采用藏族文化色彩较重的藏式佛堂样式。

(四)鹤庆白族文化和纳西族文化的交融。丽江和鹤庆山水相连,历史上同属一府,纳西族的先民最早居住于金沙江沿岸一带。白族和纳西族交流交往的时间较长,纳西古乐和鹤庆古乐一脉相承,丽江四方街的商铺最早时大多都是鹤庆人经营,鹤庆辛屯街也是纳西同胞交易的主要场所之一。鹤庆历史上也有丽江木氏捐建寺庙的记载。

(五)鹤庆白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鹤庆“小炉匠”在滇西负有盛名。新中国成立以前,鹤庆县的手艺人就挑起一头是金属加工制作的必要工具,一头是被子行李的担子,到各少数民族村寨为少数民族加工制作金银制品或维修生产生活用具,与各民族结下了浓厚情谊。寸发标大师曾谈过他在一次回访“小炉匠”时借住过的一户少数民族人家时,双方都非常激动。鹤庆“小炉匠”是鹤庆最早开始各民族交流交往的代表,也是鹤庆白族文化的传播者、拓荒者。

三、鹤庆特色民族文化

鹤庆特色民族文化较多,如金、银、铜、铁、木、竹、泥、面、布等手工艺,白族民歌、民居,彝族民歌、吹吹腔,傈僳族民族歌舞,苗族民族歌舞,鹤庆古乐等,在此重点介绍彝族白依人唢呐、服饰文化和甸南白族饮食、服饰文化。

(一)彝族白依人唢呐、服饰文化。

彝族支系白依人居住在鹤庆县六合彝族乡夸萼山上,有5000多人,仅鹤庆独有,其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

1、白依唢呐

白依唢呐,从白依人迁入鹤庆以来,就一直吹响在鹤庆及周边的一些地区中,成为白依人和外界联接的主要途径,极大地丰富了鹤庆以滇剧、吹吹腔等戏曲娱乐为主的音乐文化。在录音机普及到鹤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周边的汉族、白族和彝族群众也把白依乐师的唢呐演奏作为家中办喜事的主要音乐,不可或缺。而白依乐师也把为喜事助兴作为冬季的主要副业。通过唢呐,白依人和周边的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白依唢呐不仅有为喜事吹奏的曲调,也有专为丧事吹奏的曲调,为丧事吹奏的曲调主要用于本民族的丧事中,为丧事吹奏的曲调能充分激发主人的悲痛之情,激发客人的悲伤之情,营造出悲伤的环境。特别是以唢呐伴奏的吹吹腔,追忆死者生平、引导死者魂归,将悲壮的音乐和低沉的声音完美结合,让听到的人都能感受到死者家属的哀伤之意。

2、白依服饰

白依人的服饰都是手工加工制作完成的,其主要原料是火草和麻,当地人统称为火草衣。白依人的火草衣颜色主要有蓝、白、黑三色,颜料主要取材于淤泥和植物,红色是祭师才能穿的颜色,也有的短褂以淡黄色为主。

白依人的火草衣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穿着的服饰,还有着极浓厚的民族感情。白依人一般都有专门种植火草衣主要原料麻的田地,而这块田地的产权是属于女儿的,嫁出去的女儿仍然有权在收获时节回来采麻。白依姑娘出嫁时,要为夫家的所有亲属送一份自己亲手纺织的火草布。家里老人去世,主办人要为亲属送去早准备好的孝衣。建新房时中梁上搭的是火草织就的红布。火草衣的文化溶在白依人的生产生活中,一直至今。

(二)甸南白族饮食服饰文化

鹤庆甸南指沙沟南的孝廉、化龙、邑头、银河、金墩五个村,是鹤庆历史上文人较多、出仕较多的地区,杨抡、赵鹤龄、杨金和、杨金铠、李恒春等名人辈出,这些名人由于受清朝的宫庭文化较深,回乡后把当地白族的饮食和服饰同清朝的宫庭饮食和服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鹤庆甸南饮食和服饰文化。

1、甸南服饰

甸南的成年妇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戴“慈姑”状的帽子,1941年服饰改良后,戴黑色平顶圆帽,俗称“土锅帽”,坎肩右衽过去常用圆形玉片或银片做钮扣,围腰常用蓝布,以直线折皱条装饰,少妇束发不辫,穿绣花鞋,后跟有垂耳。最具特色的是新娘装,新娘穿上“喜装”,总会让人把甸南新娘装与旗人服饰文化联想在一起,犹如看到清朝宫廷的妃子,显得雍容华贵,庄重大方,颇有大家闺秀之态。整套服饰包括帽子、上衣、裤子、围腰、方巾、扎脚带、绣花鞋等。

2、甸南饮食

甸南的“八大碗”和其他地方白族的“八大碗”基本相似,而其“汆菜汤”则为甸南白族独有。红事的汆菜用一寸长的青菜杆切丝,配以红萝卜丝、百合瓣、木耳丁、山药细条、香油煎黄的水豆腐丝、油炸腊肉皮小条共煮汆汤,再汆入猪腰花几片,起锅后淋以几滴麻油,即成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汆菜寓意“长长久久、百事好合”之意。白事汆菜,是把红萝卜丝改为白萝卜丝,用甸南特有的猪肝鲊烹饪而成。

甸南饮食中最具特色的是用盘子待客。在过节、订婚、杀年猪等招待至亲好友的时候,甸南白族就上盘子宴,盘子的大小一般8厘米左右。晌午的盘子宴以面食和糕点为主,要有八盘一酱碟,盘子里的花卷、馒头等做得非常精致,一般装八份,每人一份,酱碟虽小,但必须有八种酱菜;晚饭的盘子宴是八盘一汤,菜品为白族常见的红肉、酸辣小鱼、千张、高里肉、鸭蛋、凉面、凉拌猪头肉、百合等,汤按待客原因略有不同,杀年猪会增加酱烩猪头肉、心肺汤、青菜汆汤等,一般用“汆菜汤”。

从鹤庆各民族文化来看,语言、服饰、饮食、建筑、信仰等相互交融,互相影响,特别是汉族和白族两个主要民族,差异较小,各民族之间没有民族隔阂,没有发生过民族矛盾纠纷,是一个典型的各民族共荣共生的乐土。(本文参考资料:《鹤庆县民族志》2011年版)

(鹤庆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陈樾红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